當水流變成一把刀
http://www.dfun.com.tw/wp-trackback.php?p=20488
26 11月 2009
09 11月 2009
節水電 慈大校園管理獲優等
自由時報
節水電 慈大校園管理獲優等
更新日期:2009/11/10 04:09
〔記者花孟璟/花蓮報導〕吃飯自備環保碗筷、校園節水、省電績效佳,教育部評鑑大學校園環境管理績效,慈濟大學在全國69所大學中,榮獲優等獎,是花蓮唯一獲獎的大學,評鑑委員也肯定校方興建「實驗廢液儲存場」、「化學災害緊急應變器材整備」,認為在全國各大學中少有。
慈濟大學創校10年來,校舍建築究已經將生活污水、雨水回收系統納入設計,近年也陸續將學校教室、宿舍的照明更換為省電的T5燈管,並落實資源回收、廚餘堆肥、使用環保碗筷等節能減碳措施。因此,學校94年獲經濟部節能傑出獎,96年獲得節約用水績優單位。
教育部校園環境管理績效評審委員日前到慈濟大學訪視,對於學校的環境保護管理、能源及資源管理、安全衛生管理、災害防究管理等措施,都符合國際環境安全衛生標準,表示肯定,最後在全國69所接受評選的大學院校中奪得優等獎。
慈濟大學秘書室說,以垃圾減量為例,包括校園餐廳全面要求師生自備環保碗筷、宿舍及教室設有資源回收桶、廚餘堆肥場,95年慈濟大學學生平均每人每月有5.15公斤的垃圾,到了97年降為2.49公斤;資源回收總量部份,95年為10萬2000公斤,至97年增加到12萬5842公斤。
除此之外,也將老舊耗能的傳統燈具,改成T5省電燈具、太陽能路燈,96年1年就節省了210餘萬元。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91110/78/1unmv.html
節水電 慈大校園管理獲優等
更新日期:2009/11/10 04:09
〔記者花孟璟/花蓮報導〕吃飯自備環保碗筷、校園節水、省電績效佳,教育部評鑑大學校園環境管理績效,慈濟大學在全國69所大學中,榮獲優等獎,是花蓮唯一獲獎的大學,評鑑委員也肯定校方興建「實驗廢液儲存場」、「化學災害緊急應變器材整備」,認為在全國各大學中少有。
慈濟大學創校10年來,校舍建築究已經將生活污水、雨水回收系統納入設計,近年也陸續將學校教室、宿舍的照明更換為省電的T5燈管,並落實資源回收、廚餘堆肥、使用環保碗筷等節能減碳措施。因此,學校94年獲經濟部節能傑出獎,96年獲得節約用水績優單位。
教育部校園環境管理績效評審委員日前到慈濟大學訪視,對於學校的環境保護管理、能源及資源管理、安全衛生管理、災害防究管理等措施,都符合國際環境安全衛生標準,表示肯定,最後在全國69所接受評選的大學院校中奪得優等獎。
慈濟大學秘書室說,以垃圾減量為例,包括校園餐廳全面要求師生自備環保碗筷、宿舍及教室設有資源回收桶、廚餘堆肥場,95年慈濟大學學生平均每人每月有5.15公斤的垃圾,到了97年降為2.49公斤;資源回收總量部份,95年為10萬2000公斤,至97年增加到12萬5842公斤。
除此之外,也將老舊耗能的傳統燈具,改成T5省電燈具、太陽能路燈,96年1年就節省了210餘萬元。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91110/78/1unmv.html
31 10月 2009
捕碳新科技 法國搶先鋒
更新日期:2009/10/31 17:50 蔡函岑
(法新社西維吉尼亞州新海芬30日電) 看好中國、印度等燃煤市場的前景,法國電機集團「阿爾斯東」(Alstom)今天在美國一座燃煤電廠推出世界最大的捕碳(carbon capture)設施。捕碳技術的支持者希望,該科技能夠帶動產值高達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捕碳產業,同時延續煤礦工業的壽命。
這座設置於西維吉尼亞州(West Virginia)「登山人」(Mountaineer)電廠的小規模試驗性設施,一年能夠攔捕並儲存約1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。
阿爾斯東預期各國政府為為減緩全球暖化現象,將致力於降低碳排放量,發電產業因此將承受減排的法規和財務壓力,因此率先推出這套設備。
該電廠具有1300個百萬瓦特發電量,而這座捕碳設備目前只能處理少部分的碳排放,並將所攔捕的二氧化碳埋進地下2.1公里深處。
阿爾斯東表示,捕碳技術的規模將可全面擴大,並裝設在任何現代化的燃煤電廠,達到減排效果。一旦氣候變遷法規中附加碳稅課徵條款,這套設備就能幫電廠老闆省下不少錢。
阿爾斯東發電部門主管朱貝爾(Philippe Joubert)對法新社說:「登山人的捕碳裝置是世界頭一個,讓你摸得到也感覺得到,而且效果顯著。我們現在能夠證明,這套科技已經成功運作,無可置疑。」
電廠業者「美國電力公司」(American ElectricPower)指出,該電廠製造的二氧化碳在排放之前就被攔截下來,並以每小時5.5公噸的速度加以液化,再以幫浦打入地下蓄水層儲存。
阿爾斯東的目標是在2015年之前,設置一座可全面商業運作的「捕碳儲存」(CCS)設施。(譯者:中央社蔡函岑)
(法新社西維吉尼亞州新海芬30日電) 看好中國、印度等燃煤市場的前景,法國電機集團「阿爾斯東」(Alstom)今天在美國一座燃煤電廠推出世界最大的捕碳(carbon capture)設施。捕碳技術的支持者希望,該科技能夠帶動產值高達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捕碳產業,同時延續煤礦工業的壽命。
這座設置於西維吉尼亞州(West Virginia)「登山人」(Mountaineer)電廠的小規模試驗性設施,一年能夠攔捕並儲存約1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。
阿爾斯東預期各國政府為為減緩全球暖化現象,將致力於降低碳排放量,發電產業因此將承受減排的法規和財務壓力,因此率先推出這套設備。
該電廠具有1300個百萬瓦特發電量,而這座捕碳設備目前只能處理少部分的碳排放,並將所攔捕的二氧化碳埋進地下2.1公里深處。
阿爾斯東表示,捕碳技術的規模將可全面擴大,並裝設在任何現代化的燃煤電廠,達到減排效果。一旦氣候變遷法規中附加碳稅課徵條款,這套設備就能幫電廠老闆省下不少錢。
阿爾斯東發電部門主管朱貝爾(Philippe Joubert)對法新社說:「登山人的捕碳裝置是世界頭一個,讓你摸得到也感覺得到,而且效果顯著。我們現在能夠證明,這套科技已經成功運作,無可置疑。」
電廠業者「美國電力公司」(American ElectricPower)指出,該電廠製造的二氧化碳在排放之前就被攔截下來,並以每小時5.5公噸的速度加以液化,再以幫浦打入地下蓄水層儲存。
阿爾斯東的目標是在2015年之前,設置一座可全面商業運作的「捕碳儲存」(CCS)設施。(譯者:中央社蔡函岑)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