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7 9月 2008

Gestion d'eau ou du transport ?

造橋的、蓋水壩的…各搞各的
更新日期:2008/09/27 18:40 記者黃福其/板橋報導
辛樂克颱風造成斷橋、葬送人命,交通部、公路總局成了眾矢之的,不過台北縣副縣長李鴻源認為「將責任全部怪罪公路總局,其實沒有道理」,河床構造物加劇河川淘刷下切力量,缺乏權責單位橫向聯繫的防制機制,才是肇禍的主因。

三不管地帶 釀成災難

李鴻源認為,橋梁雖歸公路總局管理,但河川構造物則是水利署權責,「造橋的主管機關對河川不內行,不懂得注意水利單位主管的水利構造物;而蓋水壩的只管水利工程,不可能主動過問公路總局的橋在哪裡」,大家各搞各的,以致橋梁與鄰近構造物間的相互影響,長期以來成了三不管地帶,終究演成災難。

李鴻源坦承,甲仙大橋上游五百公尺興建一座旗山溪攔河堰,做為南化水庫的進水口,就是他擔任省水利處長時所施作,但「當時根本沒注意到下游還有一座甲仙大橋」,如今發現攔河堰加劇下游水流淘刷下切力道,以致連甲仙大橋的沈箱橋墩都禁不住沖擊,「現在回想起來,自己確有責任,這也正是搞水利的只想趕快做好份內任務,根本不會注意到公路總局還有橋梁在哪裡的具體例證。」

缺乏橫向聯繫防制機制

李鴻源強調,造成斷橋的癥結,不在天災,而是管理面、法令面出了問題,中央必須注意此事,尤其要加強交通部公路總局、經濟部水利署,甚至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等單位的橫向聯繫,定期溝通彙報,否則橋梁蓋再多、橋墩蓋多粗,若沒有泥沙淤填保護,一樣禁不住河川淘刷。他建議,中央政府應建立類似橫向聯繫機制,較容易預先發現斷橋危機、預為因應。
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80927/2/16odt.html

沒有留言:

搜尋

Google Custom Search
Powered By Blogger